逻辑结构设计

在概念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模型设计,可以是层次模型、网状模型,或关系模型

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步骤包括: 确定数据模型、将E-R图转换为指定的数据模型、确定完整性约束、确定用户视图。

E-R图向关系模式的转换

E-R图由实体、属性和联系三要素构成,而关系模型中只有唯一的结构:关系模式。

  • 实体关系模式的转换

实体名对应关系模式的名词;

实体的属性转换为关系模式的属性;

实体标识符就是关系的码。

  • 联系向关系模式的转换

一对一联系转换:不需要独立的关系模式;可将联系归并到实体的一方。

一对多转换: 通常也不需要独立的关系模式;通常给归并的多方实体属性集中增加一方实体的码(外键)。

对多的的转换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;关系模式的名称取联系的名称。

关系模式的规范化

通常由E-R图转换得来的初始关系模式并不能完全符合要求,还有冗余或更新异常等问题。

可以通过以下规范化进行处理

  • 确定关系模式的数据依赖;
  • 根据数据依赖确定关系模式的范式;
  • 如果关系模式不符合要求,要根据关系模式的分解算法对其进行分解,达到3NF、BCNF或4NF。
  • 关系模式的评价及修正。

确定完整性约束

包括数据项的约束、表级约束、以及表间约束。

确定用户视图

应用程序设计

  • 结构化设计方法

面向数据流建模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,而DFD则是面向数据流建模的重要工具。

DFD将系统建模成输入--处理--输出的模型。

  •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

通常采用UML。

UML是面向对象的标准建模语言。